被动房舒适与节能目标要实现,得益于以下六大策略:(1)优良的外围护保温(同时包含墙体保温、屋面保温、地面保温);(2)优良的节能门窗产品(同时包括建筑上所有外窗、进户门、单元门、天窗等);(3)无热桥设计;(4)优良的建筑整体气密性;(5)适配的建筑外遮阳技术;(6)热回收超过75%的新风设备。这些技术中,除了建筑整体气密性之外,其它五大策略可以依靠特殊的部品部件来完成。只有气密性目标指标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综合措施才能实现的。有些建设单位以为只要采取了几大关键措施之后,就能建成合格的被动房,却未曾想气密性检测环节不达标,前面的努力和投资都功亏一篑。
充电宝失火到底应该怎么灭火呢?实验人员选择了一块2万毫安时的移动电源,用短路的方法使其燃烧,接下来消防员手拿干粉灭火器将其扑灭,但是三分钟后锂电池残骸再次起火,之后还发生了两次爆炸,这时消防员用清水倒在了充电宝上面,火焰瞬间熄灭,之后充电宝也没有再次燃烧。消防人员解释称,干粉灭火器的渗透性不是很好,降温效果也不是很好。由于温度才是锂电池复燃的重要原因,而水能进入充电宝内部,除了窒息火焰还能快速给锂电池降温,所以用水处理的效果会比较好。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锂电池产品在充电过程中起火,一定要先断电再灭火。
近年来,由漏电引起的火灾不断发生、这种火灾比起短路等引起的火灾更具隐蔽性.失火后也难以找出真正的原因(被短路等假象所掩盖)因此危害性也就更大、充分了解漏电火灾的危险性,加强对漏电的技术防范,是电气安全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电气线路或设备绝缘损伤后,在一定的环境下,对靠近物质(穿线金属管、电气装置金属外壳、潮湿木材等)会发生漏电,就象水管漏水使局部物质受潮或水渍一样,漏电可使局部物质带电,会给人们造成严重的或致命的触电或产生火花、电弧、过热高温等而造成火灾。
不论是全淹没系统还是局部应用系统,不论是自动控制、手动控制还是机械应急操作,传统固定式气体灭火系统是将大量灭火剂喷放至防护区内(较大的封闭空间内),通过灭火剂的覆盖及浸泽来阻断火焰燃烧及火势蔓延。但无法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发生火灾的这些电子、电器设备内。而且气体灭火剂也很难渗透到这些易发生火灾的有封闭外壳的设备内,灭火的针对性不强,起不到及时有效灭火的目的。根据传统固定式气体灭火系统的工作原理,灭火系统造价相对较昂贵。因为要将灭火剂均匀地充满较大的空间或房间。需要的灭火剂用量大,同时还需要专门的储瓶间和管道铺设,设备投资和一次灭火成本较大。
作为一种新型探火灭火装置(感温自启动装置),火探装置解决了困扰消防行业已久的对电器设备、控制箱、配电板等易发生火患的空间的防火问题。火探管式自动探火灭火装置主要由贮存灭火剂的容器、容器阀及连接在容器上的火探管三大部分组成。火探装置(感温自启动装置)兼有自动探火及输送释放灭火剂两项功能。火探管自动灭火装置是一种全新的探测火灾、扑救火灾的消防设备。它是由一根与灭火剂储瓶连接在一起经充压的探火管进行探火,在发生火灾时,火探管爆破,火探管中压力下降,启动容器阀,灭火剂通过火探管输送至爆破孔喷放,进而消灭火灾。
锂电池因超轻等性能被广泛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其他移动设备中,但其含有挥发后能自燃成分,长时间使用过热后存在爆炸危险。为解决这一“热失控”问题,武汉UL认证DoorFanTest授权经销商科学家们曾试图为锂电池装上火警器或加入防止短路的化学成分,但这都会降低电解液的导电性能。而科学家的新设计,电池正常工作时阻燃剂“宅”在塑料纤维胶囊内,当温度升到150℃后,胶囊外壳融化,阻燃剂紧急“灭火”。武汉UL认证DoorFanTest授权经销商实验表明,当把胶囊放入燃烧起来的电池液中,它们能在不到半秒(0.4秒)时间内快速融化并释放阻燃剂成功灭火。将胶囊植入商用锂电池后检测发现,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没有丝毫降低。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岐山东路9-4号 手机:18624031197(高经理) 电话:024-86852454 邮箱:sales@taidi-china.com